酵簡單方法:把豬糞尿放在一個空閑的地方堆成堆( 是挖個大坑),連同雜草或少量土一塊逐漸堆積, 用塑料布罩上,一般夏天10天左右即可腐熟(臭味減小、發(fā)散表明已腐熟)。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陳腐垃圾的綜合治理及再利用有以下優(yōu)勢:
(1) 垃圾減量化,可以獲得土地資源,使填埋場重復使用。
(2)垃圾無害化,可以垃圾填埋場對周邊環(huán)境及地下水的污染,通過陳腐垃圾的綜合治理,有效地了原有的污染源,改善了生態(tài)環(huán)境,實現(xiàn)了巨大的環(huán)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3)垃圾資源化,可以獲得可回收利用的資源,實現(xiàn)資源循環(huán)利用。通過資源化處理系統(tǒng),將腐殖土、可燃物、金屬等分選出來,實現(xiàn)垃圾的資源化。
3.2好氧堆肥工藝設計
(一)污泥好氧發(fā)酵原理,堆肥化處理是指依靠自然界分布的細菌、放線菌、真菌等生物,對有機物有控制地進行生物降解,使之轉化為腐殖質的過程。污泥好氧發(fā)酵是利用好氧嗜熱菌對有機物的分解過程產生的熱量,使堆料層溫度升高至55C°以上,能有效殺死病原體、寄生蟲卵和病毒,提高污泥肥分。(二)工藝流程,本工程好氧堆肥發(fā)酵采用條垛式高溫膜覆蓋好氧發(fā)酵工藝,工藝流程如下:進泥(含水率≤65%)→預處理→一次發(fā)酵→二次發(fā)酵→外運(污泥含水率≤40%)[2]。(1)預處理:廠外及廠內含水率65%的污泥和輔料、返混的熟料混合破碎,使混合料呈疏松狀,同時粒徑小于20mm,含水率60%左右。通過預處理后的混合料需滿足含水率、C/N比、顆粒
新邦再生(日照市分公司)成立初期一直堅持“質量是天,是命”的生產理念,從 處理鞋廠下腳料的生產,層層把關,嚴格篩選,確保 處理鞋廠下腳料產品的高品質生產。公司深知,做產品要質量可靠、交貨及時、價格合理、服務周到,做企業(yè)要創(chuàng)造精品、服務社會,公司會堅持落實貫徹企業(yè)理念,竭誠與國內外朋友合作,共謀大業(yè)。
收費標準覆蓋約50%成本
據(jù)了解,本次政策調整的對象是非居民廚余垃圾,主要包括餐飲服務企業(yè)、單位集體食堂、農貿市場等單位產生的食物殘渣、食品加工廢料等廚余垃圾。不涉及居民生活垃圾。
根據(jù)成本調查,2019年本市非居民廚余垃圾運輸處理平均成本為563元/噸,考慮稅費及合理收益后,價格約594元/噸。統(tǒng)籌考慮餐飲服務單位承受能力,按照逐步到位的原則,本次價格調整方案合理控制了調價水平,非居民廚余垃圾處理費收費標準調整到300元/噸,覆蓋約50%的成本。
非居民廚余垃圾處理費可按照重量計量收費,也可按照收集容器容積計量收費,噸桶折算參考標準為0.9噸/立方米。非居民廚余垃圾產生單位是繳費主體,垃圾運輸單位是收費主體,雙方按照廚余垃圾產生量和政府定價(300元/噸,120L桶33元/桶)收繳處理費。雙方在合同中約定處理費結算方式,可采取先按往年產生量預收費用,再按照實際產生量“多退少補”,或結轉到下一年度。
、事業(yè)單位等集體食堂先行試點
按照 逐步建立超定額累進加價機制的要求,在計量收費執(zhí)行一段時間后,、部隊、學校、企事業(yè)等單位的集體食堂試點實行定額管理,餐飲服務企業(yè)等其他非居民單位待條件成熟后適時實施。定額標準以歷史產生量為基礎,綜合考慮餐飲類型、就餐規(guī)模、垃圾減量目標等因素核定。實施定額管理的非居民單位執(zhí)行差別化收費,實際垃圾產生量低于定額標準的執(zhí)行較低價格,高于定額標準的部分實行加價,拉大價格級差,體現(xiàn)有獎有罰。差別化收費對非居民單位的影響,主要與其實際垃圾產生量有關,產廢量大的增支相對較大,產廢量小的增支相對較小,有利于引導非居民單位采取控水控雜等垃圾減量措施。
例如,某非居民單位廚余垃圾產生量定額標準為100噸/年,若該單位實際廚余垃圾產生量為40噸(低于其定額標準50%),則按200元/噸的標準繳納廚余垃圾處理費;若該單位實際廚余垃圾產生量為80噸(在定額標準50%-之間),則需按300元/噸的標準繳納廚余垃圾處理費;若該單位實際廚余垃圾產生量為120噸(超過其定額標準),則100噸以內(含)按300元/噸計算,超過定額標準的20噸按600元/噸計算。
釋疑:非居民單位可采取哪些措施實現(xiàn)廚余垃圾減量節(jié)費?
本市非居民廚余垃圾實行“點對點”直收直運,由專用運輸車輛從非居民單位巡回收集后直接運至專門的處理設施進行處理。本市非居民廚余垃圾含水含雜量高,根據(jù)典型調查,非居民廚余垃圾含水含雜率約70%,這既給垃圾運輸帶來壓力,又給后期環(huán)保處理增加了難度。非居民單位若能主動采取控水控雜措施,就會取得顯著的垃圾減量提質效果,對減輕運輸及處理設施運行壓力也有明顯作用。
非居民單位要對就餐消費者加強勤儉節(jié)約、綠色環(huán)保等方面的宣傳,引導樹立正確的餐飲消費觀念,適度點餐、節(jié)儉就餐,積極參與“光盤行動”,堅決抵制餐飲浪費;采取措施對廚余垃圾進行控水控雜,瀝干廚余垃圾水分,瀝水要經隔油設施處理后再排到污水管道, 限度減少廚余垃圾中的油脂、水、雜質,提高垃圾純度。有條件的單位可采購凈菜及半凈菜,推行凈菜上市進廚,或由中央廚房統(tǒng)一加工配送,提高廚房剩余食材利用。具備場地條件的,可在轄區(qū)環(huán)衛(wèi)行業(yè)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因地制宜安裝廚余垃圾就地處理設備。